城市故事 | 自然优先的总体规划如何助力两座城市打造全新绿色形象
以自然为先的城市规划方法,帮助新加坡(上图)等城市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其基础设施建设。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lena_serditova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如何通过整体规划将自然融入城市布局至关重要。
新加坡和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是将自然融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成功典范,尤其在提升气候灾害韧性、促进市民健康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新加坡:引导自然解决方案
新加坡于2021年启动“自然之城”(City in Nature)愿景,旨在到2030年为所有公民打造一个绿色、宜居、可持续的家园。该愿景包括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扩展社区公园、加强绿地连通性,并提升动物健康与福利标准。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共与私营部门的紧密协作。
迄今,新加坡已保有7800公顷绿地,政府计划在未来10-15年内将绿地网络再扩展1000公顷。这个城市国家利用370公里长的公园连道构建绿地网络,已成为全球城市绿化领域的领导者。
新加坡高达48%的绿化覆盖率,包含大片且连接良好的区域,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雨水吸纳能力,从而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全市已广泛建设透水铺面、绿色屋顶、生物洼地和雨水收集系统,与公园空间相辅相成。例如,碧山-宏茂桥公园就是一个沿自然蜿蜒河道打造的带状公园,同时兼具防洪系统功能,充分展现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融合。
自2020年以来,新加坡已成功种植超50万棵树,显著改善了空气质量并促进了生态复苏。“百万树木运动”旨在通过增加全市范围内的树木种植——涵盖街道景观、花园、公园、公园连道和自然保护区——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和生物多样性。
巴兰基亚:开拓性的“生物多样性城市”
哥伦比亚城市巴兰基亚近期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公共医疗服务普及、公共绿地增加以及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生物多样性城市”将自然置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核心。巴兰基亚于2017年制定了一项重要的总体规划——“大堤道项目”(Gran Malecón),旨在沿马格达莱纳河开发社区及绿地空间。这对于重振那些曾是犯罪活动高发区的社区活力至关重要。
这个屡次获奖的项目现已发展为包含更大规模绿色空间的规划,例如占地650公顷的马略尔金湿地生态公园(Ciénaga de Mallorquín)。它成为该市向绿色未来转型的新核心,同时通过生态旅游和经济机遇赋能当地社区。
该滨水项目和总体规划与“全民公园计划”(Todos al Parque)紧密结合。该计划致力于开发运动场、引入绿地,并任命公园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绿地空间。自计划启动以来,巴兰基亚已成功恢复超过190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
巴兰基亚的首要任务是应对空间限制的挑战,并将人口增长引导至生态价值空间之外。这意味着在土地稀缺的背景下,需要在经济需求、基础设施和绿地之间取得平衡。将自然融入密集的城市环境需要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赢得当地居民的支持,以便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应对紧迫挑战。
私营部门合作与创新
新加坡的私营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融合可持续实践和创新绿色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塑造这座人口稠密城市的景观。这些努力支持了新加坡旨在推动自然友好型城市环境的国家愿景和监管机制。
例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DL)是东南亚首家设定与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净零目标相一致的净零目标的公司。由CDL设计的树屋公寓拥有一面高达24层的绿墙,并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大的垂直绿化墙。该建筑的设计可将室内温度降低多达3°C。
新加坡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BIA)。自2010年以来,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DL)已对位于自然栖息地附近的绿地进行BIA,并采取措施减轻影响、重新引入本地物种。该公司的旗舰项目已识别出99种需保护的本地动物物种和32种植物物种,并据此指导景观设计以支持当地生物多样性。
同样,在巴兰基亚,私营部门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合作,在该市的绿色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将投资与城市战略愿景相结合,开发商积极参与建设补贴住房项目,有时也会开发新的绿地空间。
这种良性循环确保了公园和绿地在城市公园规划的指导下得到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复兴。这些改善带来的房地产增值可以被有效利用,并再投资于城市发展,为可持续增长创造了一种可持续模式。
以自然为先的城市将是未来的城市。那些能够成功调动私营部门技能与能力的城市,将能够把自然真正融入城市的运营蓝图之中。
本文摘自《自然友好:城市转型领导者洞见》报告。该报告由全球自然友好城市委员会发布,提供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城市环境的战略和实用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向自然友好型城市发展的转型。
“自然友好型城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奥纬咨询合作发起的一项倡议。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How nature-first master planning has helped two cities create new green identities
-
Sustainable Urban Behaviour: the missing piece for nature-positive transformation in cities
-
City Stories | How nature-first master planning has helped two cities create new green identities
-
In Focus | Urban Water Governance Innovation: From Reviving Ancient Aqueducts to Smart Rain Cities
-
In Focus | Urban Water Governance Innovation: From Reviving Ancient Aqueducts to Smart Rain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