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纵览|世界地球日: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
编者按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环保纪念日之一,如今已覆盖192个国家,吸引数十亿人参与,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生活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设立55周年,主题为“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星球”(Our Power, Our Planet)。该主题呼吁全球社会加速推进能源转型,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构建更清洁、更可持续的地球家园。
本期《创新纵览》聚焦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精选各地在绿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展现城市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政策引导与公众参与,推动可持续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韩国昌原:以氢能为核心的新型绿色城市
(第五届广州奖专家推荐项目)
昌原市有110万人口,是韩国机械业枢纽和工业综合体中心。但是,昌原市取得的成就完全依赖于化石燃料,并且昌原市地处盆地,这加剧了空气污染。因此,昌原市政府决定将工业发展模式向绿色清洁转变,以氢能作为主要能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确保工业取得新发展。
昌原市政府规划了“2040 年建成氢能新城市”的蓝图,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详细计划,旨在将昌原市建设为氢能经济示范市。昌原市政府当时计划在2022年前提供10个氢站,4900辆燃料电池车和100台氢燃料公交车。为此,市政府开展了相关公众普及宣传活动,并为购买使用氢能交通的个人和公司提供补贴。与此同时,市政府正与昌原国立大学合作,研究氢能在交通业的实践和应用,还计划在日后培育一批氢能公司。此外,民间组织和私营公司也通过协助调查居民意向、捐赠氢能生产设施等推动项目的实施。
截至项目获奖时,昌原市政府已经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已将4个氢站、658辆燃料电池汽车和5台氢燃料公交车投入使用;2016年至2020年,昌原市的年均超细颗粒物浓度从2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16微克/立方米,相当于多种了26万棵树。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瓜达拉哈拉大都会区城市森林机构(AMBU)
(第五届广州奖专家推荐项目)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都市区人口450万人,有九个自治市。一直以来,大都会区的城市森林和公园由其所在的自治市管理。但由于当地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且实行时间短,且缺乏技术设施和预算,许多绿地出现了退化,或者干脆被放任不管。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城市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还是居民生活质量都出现了下降。
地方政府意识到保护和恢复这些“城市之肺”意义重大,创立了瓜达拉哈拉大都会区城市森林机构(AMBU)。这个跨城市公共机构采用分散管理模式,由瓜达拉哈拉市城市森林网络试点项目巩固和发展而来。它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绿色基础设施的计划和管理标准,为城市森林的公共政策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作为大都市组织,AMBU能力更强,目标更大,汇集九个城市的公园和大型绿地,旨在保护、管理、改善瓜达拉哈拉大都市区的绿地。AMBU阐明了生态恢复的标准,整合绿色技术,为社会提供环境教育。
AMBU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当地政府交接公园管理权的进程缓慢,因为虽然公园移交给了机构,但移交过程并没有附带预算。为保证运转资金,AMBU一方面每年从州政府获取固定资金;另一方面靠联络企业、租借活动场地(如音乐会、比赛、暑期课程)、捐款获得收入。
埃及阿斯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创意城市发展之道
(第五届广州奖专家推荐项目)
阿斯旺市拥有超30万人口,然而,该市依赖石油发电,这一情况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其一,耗水量大,且会产生大量碳排放,从而形成污染;其二,供给效率低下,且价格昂贵。上述情况导致该市环境不断恶化,游客数量减少。为此,“本班光伏产业园” 应运而生。
该产业园是非洲目前规模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总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项目资金投入超20亿美元。该项目已建成42座太阳能发电站,产能达2100兆瓦。据估计,这一项目将帮助当地每年减少200万吨碳排放。此外,项目还为当地人(包括残疾人)提供了1万个就业岗位。目前,该市已经与一些国际组织建立合作,特别是获得了世界银行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还在有关企业联盟的援助下开展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
该市还将该项目与其建设创意、绿色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充分结合。例如,建立太阳能学校,向学员们传授太阳能生产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的知识,并鼓励他们自主研发太阳能机器和设备。目前,有些努比亚人的村庄已经建成了生态友好型住宅,并以其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精彩的艺术表演为特色。与此同时,该市每年还会举办文化节,旨在振兴当地的创意和旅游产业。
以色列卡法萨巴:共同应对挑战:优化能源行为与实践
(第四届广州奖专家推荐项目)
“共同应对挑战:优化能源行为与实践”(MCC)项目于2015年在以色列卡法萨巴市启动,旨在通过推广智能能源管理系统(EMS)提升公众的节能意识。项目以学校为试点,通过技术引入和行为转变双管齐下,鼓励学生、教师和市政人员积极参与节能实践,三年内实现了高达20%的用电量削减。
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人人可懂”的平台设计,不仅使非专业人员也能理解能耗数据,还激发了青少年在校园中的引导作用。在学校取得初步成功后,项目进一步拓展至家庭层面,覆盖了约1000户家庭。居民可通过线上能源管理平台输入自家用电情况和家电使用习惯,系统将对其能源表现进行分析,并与邻近社区的居民进行对比,形成“社会排名”。此外,平台还根据每户家庭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节能建议,帮助用户改善用电行为、提升能源效率。
项目成果也通过欧盟平台传播至摩洛哥、黎巴嫩、约旦和突尼斯等国家,展示了地方行动如何推动区域变革。该项目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包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地化路径。
马来西亚亚罗牙也:马六甲世界太阳能谷(MWSV)
(第四届广州奖专家推荐项目)
马六甲世界太阳能谷(MWSV) 是马来西亚首个以太阳能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示范区,选址于马六甲州亚罗牙也县,占地达7,248公顷,旨在打造具备全球水准的绿色技术城市。该项目自2011年起正式启动,以太阳能为主要可再生能源,推动城市可持续系统建设。
该项目汇聚政府、私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力量,先后建设了太阳能电池工厂、5兆瓦太阳能发电场,并推动绿色技术基础设施、绿色认证体系及公众教育。项目分三阶段进行,已被纳入《马六甲太阳能谷特别区域规划》。
作为国家级绿色示范,该项目不仅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也创造了大量绿色就业岗位,带动本地和国际绿色科技产业链发展。其经验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绿色转型的实用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