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中国式城市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范例
“我认为地区的高度城市化与可持续性的自然和生态系统之间并不冲突,城市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生的。”近日,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将创新转化为政府治理成果的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巴克尔所在的世界大都市协会,致力于解决城市问题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大型城市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在参与2023年全球市长论坛期间,巴克尔对城市创新、城市治理经验等话题尤为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发出警告称,世界“严重偏离”了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与经济发展模式同步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巴克尔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要在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人民幸福这三点中找寻平衡,为数十亿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他强调,人们需要停止破坏大自然的生产方式,从现在起恢复以前破坏了的平衡与和谐。
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虽然城市的境遇“千城千面”,但城市治理问题的共性却是高度统一。正如巴克尔所说,目前全球都面临诸如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挑战、面临技术迭代下城市治理模式的更新、城市化进程中不平衡的问题。所有的城市齐聚“花城”广州,为的是尽早找到解决方案。
以广州为代表,巴克尔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起到表率作用,具体举措包括遏制过度基建,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大湾区协助将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更大规模地进行推进;在区域内推进循环经济等。
(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受访者供图)
城市是创新转型的灯塔
南方财经: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大约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请问世界上的大城市将面临着怎样的重大挑战?您如何理解美国“将城市打造成可持续性、韧性和全民繁荣灯塔”的目标?
巴克尔:大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目标。大城市能得到发展是因为其经济活动丰富、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这些因素也是世界所需的,不可或缺的转型加速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已经明确指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不足。城市其实是一个助推器,城市的发展可以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助推经济转型。城市发展也有助于减少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还可以帮助解决世界上存在的暴力问题。
正因如此,联合国称城市为创新转型的灯塔,这种转型正是世界所需要的。
南方财经: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约9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偏离了轨道,有三分之一停滞甚至倒退。您如何看待这些主要的挑战?
巴克尔: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与经济发展模式同步的城市发展模式变得不可持续。然而,大部分人尚未从经济转型中受益,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在城市化方面。因此,难点在于我们不仅需要将福利惠及更多民众,我们还需要恢复以往因发展经济而对自然造成的损害。在发展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减轻我们对未来世界可能造成的损害。
至于如何在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人民幸福这三点中找寻平衡,答案就是要为数十亿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人们需要停止破坏大自然的生产方式,以往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方式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并获得繁荣。我们需要开始恢复以前破坏了的平衡与和谐。正是这个三角关系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变得困难。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很崇高的理想,问题在于我们比预期落后了很多。
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南方财经: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我们需要确保发展惠及每个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人。那当前的技术发展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巴克尔:我想说的是,鉴于全球城市有着庞大的规模,而且这场巨变会迅速发生,没有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所有的技术进步,我们根本无法实现这个目标。不过,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并不总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积极的进展,因为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劳动力市场和城市运作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中某些地区和城市居民。其次,很多数据科学都是基于先前实践的数据,这些实践包含了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其他我们已知的在城市中长期存在的歧视性做法。当人工智能投入应用时,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自动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产生影响的数据,特别是不公正、造成不利影响的数据,而不仅仅聚焦在带来的好处以及提高效率的成果。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技术就是所有的核心。没有技术,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在使用技术时不考虑它对性别,群体大小、残疾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不同影响,就会在城市组织中形成新的区隔。我们需要的是团结城市,并非分裂。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中国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对地球环球乃至地球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巴克尔:可以说,中国呈现了一个有计划并实现快速城市化的例子。你也知道有些地方的城市化是按照规划发展的,但发展速度不快或规模也不是很大。也有地方的城镇化进展飞速且城市规模较大,但非完全按计划的。事实证明中国可以将速度和规模这两者结合起来,在正式规划城市发展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遏制一些我们在其他地区看到的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
当前,全球环境已经改变。它的改变是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类活动无法维持在这个水平。所以即使这些城市经过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城市化阶段,转型也是势在必行的。这一承诺来自一个在全球经济、全球人口、全球排放量中占如此大比重的国家,如果它们能够以有组织的方式实现城市化,那么其他国家的转型也将井井有条。
但问题在于,经济转型甚至需要比城市化更迅速。我们亟需时间制定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法律,来应对气候危机,以及应对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那么,中国的城市能否以足够快的速度改变他们之前的模式?当然不仅是中国,对于其他所有的国家来说,这都是21世纪最主要的议题。
南方财经:请举例展示,中国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城市化经验?
巴克尔:例如在依托自然的解决方案上,中国率先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即城市需要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水处理方法。它需要保留、净化和储存比过去更多的水。这是中国提供的方法,并且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投入实施,启发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包括公园城市的想法也成为了中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其中一些解决方案是,中国已经能够负担公共交通,并将其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其他迫切需要这些经验的城市分享。
理论上来说,中国虽然没有实地进行指导,但它确实已经帮助了世界上其他城市达到与它相同的公共交通水平。所以事实上,这些想法不仅可以而且已经启发了很多城市,并正在影响世界的其他地区。
希望大湾区视自身为一个整体进行城市发展
南方财经:您现在正处于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您如何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发展,以及它与其他城市之间互联互通的有效性?
巴克尔:我对它满怀希望,我希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将自己视为一个整体,它可以完成三件事。
第一件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是它可以停止这场城市化竞赛,遏制城市过度建设住宅区和基础设施。从战略上来说,它可以通过遏制过度基建,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它能做的第二件事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例子,就是地区的高度城市化与可持续性自然和生态系统并不冲突。而且粤港澳大湾区也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广州素有“花城”美誉,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好,政府正在重建这样的生态环境,但需要在大湾区基础上更大规模地推进实施,而非局限于少数零散的几个地区。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愿景了。
第三件是,这里也是大型的制造业中心,与全球制造业的规模相比,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都源自本地。如果这个地区拥抱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使用无污染的材料,实现循环经济,即所有的物质能在现阶段生产和未来技术进步后得到合理和持久性的利用。
我认为世界有很大的潜力减少浪费,减少塑料污染,以及减少世界各地资源的使用。因此,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为世界做出贡献的巨大潜力,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它实际上是让各城市聚集在一起共同思考城市的未来。
南方财经:这是您第二次来广州,您也提到了广州的创新。您认为广州城市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在实现可持续复苏方面,其他城市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巴克尔:当然有很多经验,但我想具体谈其中一个。在广州这个城市里,创新不仅仅是生产必需品,不仅仅是讲述轶事趣闻,而是让创新更加系统化。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那么,要如何将创新制度化,或者说你如何改变本质保守的机构,这些机构只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在这个空间里实际上没有产生新的事物。而如何将转变它们并不断寻找机会,并将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到市政府机构,比如修筑地铁系统的方式或者做研究系统的方式,这远远不够。这涉及你如何将创新转化为政府治理的成果。另外,其他城市还要借鉴广州是如何通过广州奖,或是大都市内的其他国际活动或全球网络与世界分享创新成果。
城市间拥有同一个议程
南方财经:请问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在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平台上的作用是什么?世界大都市协会作为倡议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成效?
巴克尔:我的职责就是确保世界上大城市的最佳解决方案和实践能用于其他有此需要的城市。挑战在于,我们需要跨越地缘政治鸿沟、语言障碍和不同行政体系,在其中建立正确的联系。因此,不仅是秘书长,包括我们世界大都市协会,都在努力让这种联系变得有效和更有影响力,并探索印度尼西亚的创新方案如何对乌拉圭的城市造成污染,如何启发南欧的城市以及巴西正在发生什么。这都体现了世界如何在学习阶段通过跳跃来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得益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的启发和学习,这将帮助城市管理者更有效地实现或推进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方财经: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将如何帮助城市发挥作用?
巴克尔:首先我们在大都市协会中,不会去寻找差异或分歧,毕竟分歧和差异其实非常明显。我们寻找共同点,寻找使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东西,寻找对我们所有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克服这些困难的最重要方法。然后另一种方式是,提醒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议程,我们对可持续发展世界有一个共同的承诺,我们知道正在寻找什么并为之努力。因此,更重要的是关于我们如何一起完成这件事,如何相互学习。
我们很幸运,世界拥有一个共同的议程。这些城市已经准备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合作,所以这更是一个不同城市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Urban Innovation in China | Revitalizing Villages in the Cities While Retaining Their “Patch” Functions
- City Stories | Unley, Australia: Cohousing for aging well – Designing for aging in place
- In Focus| 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Building an Accessible World Together
- Urban Innovation in China | Digital Twin: Qingdao’s AI Governance Powered by 3D Real S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