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梅纳什
教育促进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区域政府与周边政府的共存
技术委员会评语
阿拉河谷地区居住着许多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本项目呈现了该地区八个犹太学校和阿拉伯学校之间的合作。这里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可能是邻里,但是他们几乎有没有任何来往,在儿童和青少年间更是如此,他们对对方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这一事态导致了彼此间深深的无知,由于政治局势不稳定,这些无知进一步导致了成见、恐惧和仇恨。
该项目召集了9对班级,在6个月内频繁开展共同活动。每对班级中一方来自犹太人社区,另一方来自阿拉伯人社区。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得以深入了解对方,了解他们共同居住的这片土地,并合作完成项目。
此项目包含18个班级(9对),总共600个学生、数十名教师和上千名家长。
项目背景
阿拉河谷地区主要分部的是阿拉伯城镇和村庄,其间有犹太村庄(集体农庄和私人租地)。他们的教育系统相互独立,因此在这一地区,两个种族的儿童并不了解对方,也很少了解对方的文化、地理和历史。这在比邻而居的青少年中造成了严重的疏离,并且壁垒森严。本项目得到了梅纳什市长的支持,他一直致力于改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关系;此外,这一地区的学校校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也在想方设法,使学生能了解自己的邻里,树立共同的地域自豪感,同时保留文化的多样性。项目还得到了巴卡•阿尔-格哈比耶市市长的支持。
此创新实践在梅纳什区校长会议上首次被提起。通过调查区域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景,我们将文化多元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是校长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我们如何在本区域以及周边整个地区拉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将对共同环境的担忧变成这一共同活动的中心议题。
项目目标
—加深对共同居住在本区域的犹太人/阿拉伯人及其文化的了解。
—创造一种共同的地域自豪感,包括感受到与这一地区及其居民的联系,了解这一片环境及同在这一环境里的人,关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培养对地域的情感联系,加深对居住在这一地域的两个种族历史的了解。
—培养平等思想,使其成为共同活动的前提。
—培养对于本地区人际、社会和环境发展前景的共同责任感。
项目参与方及所需资源
为确保本地区教育主体的参与,我们首先与教育城市(Education Cities)和共同社会中心(Givat Haviva)这两个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借此推动项目进行。尽管梅纳什区政府实际是一个犹太-阿拉伯联合政府,我们依然认为与临近的阿拉伯政府合作是必要的。因此我们与巴卡阿尔格哈比耶(Baka Algarbia)与可法卡拉(Kfar Kara的音译)的阿拉伯政府合作。此项目总共包括18个班级,来自8个学校,其中五个学校来自梅纳什区,三个学校来自阿拉伯区。
最重要的资源是为实施此计划而工作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同时,梅纳什区政府在组织会面、交通和网络视频连接上投入了资源,使阿拉伯和犹太结对班能保持长期联系。梅纳什区政府还通过教育城市和共同教育中心投入了教育指导资源。
项目创新
1.革新式创新
尽管本实践的目标并不新颖,而且我们和其他机构多年来也一直为这些目标而奋斗,但是此实践本身可看作是革新式的。我们从过去的项目中吸取了很多经验,如:项目必须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在着手对学生开展活动之前,需要针对家长和老师等成人做很多基础工作;为了实践的成功,我们要树立共同的目标,如对共同环境的关心,求同存异。在本实践中,我们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作出相应措施。本项目因而区别于其他项目,这也是其革新所在。2.特点
该实践得到梅纳什市长的支持,契合梅纳什区政府的愿景,也符合区政府的方针,即:与阿拉伯区政府在开发联合公园、发展联合旅游以及建设联合工业园区等其它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示范
近几十年来一直都有各种以共存和共生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然而收效甚微。我们试图理解并吸取其他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自身的经验教训也引领我们重点关注对教师的指导、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预先准备、以及犹太和阿拉伯学生在本项目所有阶段的全身心参与。通过这些措施,彼此间自然就会产生友谊。
实施困难及处理
我们所面临的障碍也是这个项目存在的根本原因。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彼此猜忌,互不信任。部分家长宣称他们不会将孩子送到阿拉伯村庄参加见面会。有一些学生对见面会心存疑虑或是完全抵触这种想法。我们努力包容反对的声音,并以对话和谅解的方式处理问题。我们与反对此实践的人群进行了重大的原则性沟通,最终所有学生都得以参与见面会。其他障碍还包括:由于我们没有更加先进的系统资源而造成的网络沟通问题。我们双方都希望能够维护相互间的关系,因此尽力克服了这些困难。
实施效果及评估
1.成效
我们希望犹太学生和阿拉伯学生对对方的态度能发生重大改变。他们如今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事实——他们从未和对方会面并共同创造一些成果、从未认识和了解对方。这些态度代表着仇恨、疏离、忽视和恐惧。我们希望通过理解不同的个体、家庭和文化背景,使双方的态度更为积极,创造家庭间、个人间以及文化间的互相理解。
同样的,我们希望看到通过教育系统或其他渠道持续维持相互间关系,造福整个区域。
2.评估标准
此项目从头到尾都进行过专业的评估。在此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填写了问卷调查。
3.影响力
市政府始终对其犹太-阿拉伯的混合型跨文化身份引以为豪,并努力将这一多元文化的愿景渗透到各领域中,目前推进难度最高的是教育领域。本实践创新激活了教育系统,激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热情,他们对今后数年让更多学生持续参与本实践而感到激动。
工作方法
我们使用了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和新型工具,每一场讨论和每一个决定都有学生的全力参与。这些方法包括基于项目的学习(PBL)、课外学习、混合小组合作、并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和手机进行沟通。
可供借鉴的经验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尤其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间的冲突产生了长期的毁灭性后果。首当其冲的便是以色列的犹太居民和阿拉伯居民间的关系。认知不足引发的仇恨和恐惧越来越深,随之而来的是种族主义。媒体在煽风点火;国家政策对拉近民族关系毫无助益;裂痕越来越深。在我们居住的阿拉河谷地区,有一部分犹太人从未与阿拉伯人有过交谈,有一些则害怕进入临近的阿拉伯村庄。我们的区政府是一个犹太-阿拉伯混合政府,体现了这一地区的人口特征。因此,市长和教育局长把这一地区人们的共同生活、和谐共处当作教育系统的首要目标。无论对方背景如何,互相尊重是政府活动的基石。在这些活动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每天并肩工作。重要的是,要把成人之间树立的这种互相尊重和合作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共同生活是本地区未来的基础,而只有年轻一代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学会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与合作,才能为本地区带来更为光辉繁荣的未来。双方的学生、老师及家长都在互相接触并且合作,因此我们相信这一实践能引起改变。这一合作促使双方去了解彼此及其文化,深化对双方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的了解,互相尊重,进一步促进双方关系稳定。本实践通过各联合项目、共同学习和各方面的区域研究等活动把学生们联系起来,因此,本实践创造了一个改善本地区乃至全以色列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关系的革命性机遇。我们已将这一实践介绍给教育部以及全体教育局长论坛,获得了各方赞许,有望将此实践运用到更多城市。
- Urban Innovation in China | Digital Twin: Qingdao’s AI Governance Powered by 3D Real Scene
- In Focus|Explor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in Urban Sanitation Facilities
- City Stories | S?o José dos Pinhais, Brazil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Surveillance and Definition of Priority Areas and Ac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Yellow Fever in Brazil
- Echo of Cities | Xianning, China: Co-creating a new chapter in a child-friendly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