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尔滨
百里生态长廊项目
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生态问题。问题集中体现在水质污染严重、岸线被肆意改造、滩涂湿地肆意开垦破坏等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项目目标
要把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总纲,切实加快“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开发建设步伐,实现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打造滨水名城,实现城市发展的新跨越。哈尔滨松花江百里生长廊在生态方面将全面恢复滩涂湿地204km2,改善植被体系的生长环境、增强生物栖息地的质量和连通性,创造水清、岸绿、自然、多样的河流景观。并通过改善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其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方面为哈尔滨市生态旅游、水上游憩、郊野休闲等创造高品位的环境空间。恢复百里生态长廊稳定、连续、近自然的生态系统结构,增强廊道多功能效果,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经济效益方面,生态旅游业是一个重要内容,百里生态长廊的日生态容量是112万人,可为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优质的生态环境将带动沿江产业带的发展,促进节约、环保、低能耗社会的建设。
项目参与方及所需资源
该项目由哈尔滨市政府提出;由哈尔滨市水务局、哈尔滨市水务投资公司负责实施;由水利相关部门发起,旅游、环保等部门成立相关机构,专门负责日常管理及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松花江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中部,市区分布两岸,市区段123公里,由于地处平原河流,城区河段江道宽扩,分布广袤滩涂湿地,滩涂面积达 20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40平方公里,总面达444平方公里,相当于主城市区的面积的两倍。这在全国沿江城市中,是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项目创新
统筹考虑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景观、水文化等多功能目标需求等因素,以特有的江滩资源,打造“万顷松湿、百里生态长廊”,维持母亲河的健康,以例入我市滨水城市发展战略。是源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常期的治水实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创造性地提出“以水定城”的核心理念, 摒弃了以往低标准、低水平、城镇化的规划建设标准和模式,充分把握世界城市发展的脉动,立足哈尔滨现代大都市建设格局,着力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结合哈尔滨市水资源的实际,将水经济、水产业、水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得的全新理念,涉及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涉水景观、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和旅游经济等众多专业,是一次着眼于流域尺度的集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综合保护于一体的创新性尝试。
由政府扶持,水利相关部门发起,组织旅游、环保等部门成立相关机构,专门负责百里生态长廊日常管理,并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成立民间组织“哈尔滨市松花江保护协会”。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域外、企业法人和社会资金进行投资,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稳定投资机制。
—由政府成立资金运作监督机构,百里长廊生态专管委员会运作与管理资金的行为进行监督。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哈尔滨作为一个有着广袤滩涂湿地资源的北方滨水城市,采用“湿地公园”的利用模式和湿地工程理论,视重湿地的保护与系统修复,充分利用湿地“含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景观”功能作用,建设自然型的生态廊道和健康和谐的水系,是科学治水的具体体现,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示范效益。
实施困难及处理
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为:
首先,适度旅游开发与严格生态保护的操作较难把握。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鉴于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可用财力的有限程度,如果不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工程就很难持久开展下去。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势必会对水质、生物和植被等造成人为扰动和一定程度的破坏。
其次,工程投资巨大与融资渠道狭窄的压力不断增大。我市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初步预算总投入为588亿元。虽然上级的支持力度和我市本级财力投入都在持续加大,为此,我市还成立了水务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建设资金100多亿元,但与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资金需求相比,缺口依然很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日渐吃紧的金融调控政策条件下,融资渠道日渐狭窄,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很难及时缓解。
实施效果及评估
1.生态效益
百里生态长廊的保护与修复,将退耕42%以上的被开垦的湿地,全面恢复滩涂湿地204km2。通过生态核心区、生态廊道及缓冲区的生境因子、植被体系的恢复,增强生物栖息地的连通性,使水生生物及鸟类等生物数量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恢复水清、岸绿、多样的河流景观。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地表及地下水水质有净化、过滤作用;河流生态系统的整治与恢复对于地表及地下水水质的改善、空气及噪声污染的吸收过滤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社会效益
不仅能有效地维护河流湿地的连通性、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还能为哈尔滨市生态旅游、水上游憩、郊野休闲等创造高品位的环境空间,有助于优化沿江景观及解读地域文化,拉动地区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亚太地区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此外,还有利于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为居民日常休息、户外活动、康体健身、儿童游乐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将哈尔滨建设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创造高质量的居民生活环境,对哈尔滨市城市形象、市区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的改善和提高有重要意义,对哈尔滨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极大提升哈尔滨夏季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可为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加快和拉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江为轴,两岸繁荣;以水定城,以水兴城”,以哈尔滨松花江为生态连通域,连通两岸万顷湿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将带动沿江产业的发展以及节约、环保、低能耗社会的建设。
通过对百里规划范围内各功能区的划定,限制、规范人类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方式,并布点监测水系及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系统演替及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以利于提出保护与恢复措施,促进城市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是哈尔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工作方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采用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获得了新的知识等,具体如下:
通过退耕还湿、清滩造岛、疏理地貌、疏通水系、生境再造、恢复植被、加固滩岸、基础配套、景观建设等主要措施,形成以原生态保护为重要目的,打造了滨水湿地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金河湾湿地植物园和阳明滩湿地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北国水城以松花江沿岸产业带开发、呼兰河、肇兰新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充分利用河渠、泡、湿地等水系,通过人工开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形成“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通过综合实施河道生态整治,形成“松江湿地、北国水城”新景观。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顺应人类亲水天性,重建人水之间的自然伦理,以“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系网络布局。
可供借鉴的经验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一个特定空间地段,几乎所有的国际大都市也多借滨水的区位优势而得以逐步形成、发展与成熟,城市滨水地区不仅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立足于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格局,从生态角度出发进行总体定位。提出恢复河流及滩涂湿地生态连通性的技术及方法,构建结构丰富、尺度适当、生境多样的生态廊道,加快退耕还湿进程,建设特色湿地景观岛。
- In Focus|Explor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s in Urban Sanitation Facilities
- City Stories | S?o José dos Pinhais, Brazil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Surveillance and Definition of Priority Areas and Ac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Yellow Fever in Brazil
- Echo of Cities | Xianning, China: Co-creating a new chapter in a child-friendly city
- Empowering a Low-Carbon Future through Urban Innovation